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

《海外旅遊-日本》《Kiwi》金澤好吃好玩全紀錄《下》加賀野菜,金澤城,東屋茶街





對疲憊的旅人來說,

吃到一頓純樸的日式餐食,

享受野菜自然發酵的真實口感,

絕對能讓人忘去身體上的辛勞,

繼續下一段旅程,

兼六園旁的加賀野菜就是有著這樣的魅力的餐廳。





接著我們繼續前往金澤城,


天正11(1583)年前田利家入主金澤城,之後開始正式築城。經歷了雷擊燒毁天守閣後,就沒有再重建天守閣,之後本丸建了三層櫓,二之丸則建了御殿。又經歷了多次火災幾乎全毀,又經過重建才形成現在的金澤城。



「宮守堀」,是環繞著金澤城西南側的外護城河,明治40年(1907)舊陸軍將其上部剷平並掩埋作為陸軍用地,戰後則設立網球場使用。後來又分好幾個階段重覆整建成了現在的模樣。



穿過石川門,來到著名的五十間長屋,五十間長屋是二層樓的建築,可作為保管武器等物資的倉庫,也兼具城牆的防禦功能。 此處並未貼上天花板,因此可欣賞建物的松木樑柱及其結構。



三層樓建築,建在高11.7m的石牆之上,高度約17m。所謂「櫓」也稱為「矢之倉」,原指收放武器的倉庫,但此處「菱櫓」主要是用來監視周邊環境。

如同其名所示,此建築的平面呈菱形,四個內角各為80度與100度。當建築物是菱形時,柱子也必須是菱形。


在此處可以俯瞰「橋爪門」,監視由三之丸過「橋爪橋」,然後從「橋爪門」到二之丸的人們,是重要的塔樓,又稱為「橋爪櫓」。


時隔130多年,金澤城真正的正門「河北門」


重現當年風采河北門是由「一之門」(高麗門)、「二之門」(櫓門)、「升形土牆」、及與其相連並具續櫓功能的「睨櫓台」所組成,具有防禦功能。


金澤城地圖
金澤城官網

最後我們搭乘公車來到最後一站,東屋茶街。


經過這個橋就到達東屋茶街了


趕快來去瞧瞧吧~




名店烏雞庵,專賣烏骨雞蛋製成的商品,如金箔蛋糕等。
日本的烏骨雞長得真的不一樣~
聽說日本的烏骨雞非常稀有,所以只要跟烏骨雞有關的商品,也都非常珍『貴』~





古色古香的街道,茶屋是日本傳統的遊藝、飲食場所,

在江戶時代是個可以觀賞藝妓舞蹈和聆聽音樂的地方。


現在要看藝妓表演的地方應該屈指可數吧~


有些店是茶屋,有些是土產店,大多是賣工藝品居多。




絕大部份都跟金色,金箔有關


Kiwi家到達時已經售完的金箔冰淇淋,殘念。


最令Kiwi印象深刻的,原來黃金屋是真的存在,房間裡面也全都貼滿了金箔,還有一張金光閃閃的椅子,不知道真的住在裡面是怎樣的感受呢?您覺得呢?


感謝您的收看

喜歡Ash&Kiwi的文章可以在右上角的星星處把網頁加到我的最愛

也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幫Kiwi 按個+1喲~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